調查發現: 居住環境對 長者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2003年1月14日

一項研究發現,由環境構成的壓力會影響在市區居住的65歲或以上長者的心理健康和居住滿足感。研究發現,這些環境壓力包括「居住環境」、「非正規社交支援」 (如家庭、朋友、鄰居等)、「社區服務及設施」和「使用公共交通之方便程度」等。而這些壓力卻不受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和身體健康狀況所影響。

該項研究由嶺南大學和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中心所負責,而負責人包括嶺南大學社會政策講座教授David PHILLIPS 教授、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中心講座教授葉嘉安教授和嶺南大學政治學及社會學系副教授蕭愛鈴博士。他們指出,在資料分析中,發現長者的「控制感」和「自尊」都能影響上述因素之間的關係。在一些舊市區裡,破舊的居住環境更會減低長者的「自尊」和「控制感」。此外,長者對室內居住環境的滿足感 (例如:走廊光線、空氣流通、室內溫度或居住密度等) 都能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因為長者對室內居住環境的滿足感,往往能夠直接反映出他們的自我價值。

葉教授及研究隊伍採用了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在本港選取了16個普遍較多低下階層長者居住的地區進行研究(表一)。同時,本研究亦採用了直接面談形式,在該16個地區中,訪問了518名居住在舊地區或新市鎮的公營或私人樓宇的長者(224名男性、294名女性)。

研究結果發現,有82%被訪者「頻繁」或「經常」感到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表二)。同時,有75%被訪者「滿意」或「非常滿意」他們的居住狀況(表三); 以及有76%被訪者表示有很高的自尊/自我價值(表四)。

此外,在居住滿足感方面,在新市鎮居住的長者相對在舊市區居住的長者較為滿足其居住狀況(圖一); 而居住在私人樓宇的長者亦比居住在公營樓宇的長者較為滿足其居住狀況(圖二)。

蕭博士解釋,居住在破舊的居住環境中,長者似乎發覺自己沒有足夠能力去面對或改善不理想的環境。因此,以上研究人員總結,一般來說,控制感在人生各階段中,尤其對長者均起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也對長者的生活環境的滿意狀況進行調查。於各項室內和室外居住環境項目中,被訪者較滿意「走廊光線」、「室內光線」、「居住密度」、「公眾地方燈 光」、「居民背景」和「公園及綠化地帶」等項目。相反,他們較為不滿「室內溫度」、「升降機/電梯」、「防盜設施」、「屋邨噪音和空氣污染」和「屋邨保安 /管理」等項目(表五和表六)。

另外,在社區設施或服務方面,他們較為滿意「購物設施」、「巴士/小巴站」、「公園」、「政府/專科醫院」、「政府診所」和「私家診所」等設施或服務。相 反,被訪者較不滿「藥房/藥材舖」、「社區會堂」、「綜合鄰舍計劃」、「社區中心」、「家居護理」和「日間護理中心」等設施或服務(表七及表八)。

上述研究結果會於日後在一些國際性學術會議及期刊發表。同時,這些資料亦於二零零三年一月十三日,在香港大學舉行的工作坊內,向學者、政府官員及志願機構代表詳細講解,以用作制訂相關政策或決定,使本港長者的心理健康和居住滿足感得以改善。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嶺南大學公共事務處與陳君如小姐(2616 8968)或鄭瑋青小姐(2616 8956)聯絡。

(一) 鳴謝:此研究能得以順利進行和取得初步研究結果,乃得到中國香港研究資助局的撥款資助(LU3018/01H)。本研究隊伍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