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性、具身化和創造力:中國社交媒體新實踐的批判性多模態研究

Temporality, Embodiment, and Creativity: A Critical Multimodal Study of New Practices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得益于國家主導的數字化轉型戰略決策,中國數字產業經濟快速增長,成為過去二十年全球數字創新的領先者之一(Woetzel 2018;CPC 新聞 2020)。無縫融入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國社交媒體平台覆蓋各個年齡段,發揮廣泛的商業、社交、文化和政治功能。正如最近的一篇評論(Huang 2021)所指出的,中國各地的物理時間和空間已經被巨大的、標準化的高鐵網絡壓縮,同理,中國互聯網成為中國人現代化生活最大的矯平器。在線資源為中國社交媒體用戶提供了各種表達意見,建立網絡、進行經濟交易、參與想像的“中國網民”社區的新方式(Yang et al. 2015)。新穎的語言和符號學實踐包括多語种語言遊戲、新詞、表情符號、模因、“轉錄實踐”(Li 和 Zhu 2019),以及最新的多模態網絡表達被精英團體(包括國家政府)和普通民眾採用,服務於不同的社會和政治目的(Li 2016;Dong,2018;Zhou 2020a;Zhou2022a)。 

 

在本項目中,我們將對中國社交媒體上跨越廣泛的年齡/社會群體並涵蓋多種新平台的多模態實踐進行全面的研究。通過調查新興數字技術及其獨特的符號學意義,我們將進一步理論化多模態研究中的兩個概念,即“時間性”和“具身化”。總的來說,我們的目標是提供更全面和更新的由數字技術介導的多模態符號學實踐理論,以啟發其他研究。其次,本項目提供了三個涉及目前未充分研究的用戶群體及其新實踐的案例研究,以擴大當前的研究範圍並闡明中國社交媒體上營銷行業、數字經濟、青年文化、網絡社區等領域的最新發展。最重要的是,我們將強調中國數字現代性的獨特之處,即網絡上人力資源,數據,情感和價值觀的流通。響應最近在數字話語研究,社會語言學,社會符號學中進行更多情境和民族志研究的呼籲,本項目採用多學科的視角來研究社交媒體用戶的體驗和實踐。此外,我們將探討數字技術,用戶的創造性實踐,以及日益商業化的中國社交媒體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