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訪談] 香港電影《年少日記》男主角盧鎮業(小野)的內心世界

香港是一個以「變」著稱的地方,與「速度」幾乎劃上等號。「我現在是比較冷靜和慢半拍,可能過去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個性),對我來說,這種滯後是好的,會讓我好像有點空間去思考,尤其在香港這麼急促的地方。」嶺南大學校友盧鎮業(小野)停頓片刻,如此形容自己的個性。

 

他在本地大學主修電影藝術,學了技巧(craftsmanship),知道如何拍好一套電影,卻在思考電影的內涵、對世界的看法,於是選擇入讀嶺南大學進修文化研究碩士課程。他入行10年,執導過不少作品,近年將重心放在演員崗位上,大學發展及公共事務處校友關係組趁著電影《年少日記》上映,與小野在其工作室進行訪談,聆聽他的拍戲感受,以及過往在嶺大的讀書經歷。

 

讀文化研究養成「每事問」

 

作為一個演員需要時刻抱有好奇心,對新角色保持強烈的探索欲。文化研究涵蓋不同範疇的人文科目,必修科包括文化研究視野、普及文化的批判思考、教學法與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方法,也間接強化了小野的好奇心。他指出,課程啟發他以不同角度思考,培養成了「每事問」的習慣,遇到新事物就會多問幾個為甚麼。

 

「上課的時候聽了很多理論,但又會講到現今社會發生的事,過程中就是不斷地學會找出關連,那些年的學習過程養成了習慣,每當在新聞或Facebook看到某些新的社會狀況時,我會嘗試去找那些關連,比如我會想如果自己還在讀書,我是不是會遇到同樣的事呢?」

 

小野強調,做演員必須要保持好奇,感受這個世界與自己的不同;做導演亦然,也要用更開放的心胸去看世界,從而探索有哪些事是值得或需要轉化成電影作品。他認為,這種好奇心對教書同樣有幫助,尤其他在今年九月重返教職,回到大專院校任教電影課程,也會想到當年從文化研究課程所學的「教學法」。

 

回看嶺大時期,小野悔恨當年讀文化研究時不夠用心。當年大學畢業後,20多歲時進修文化研究,對著有關文化研究大量的文章,同時又要拍電影,兼顧太多事情,他形容這段時間是「水肚不服」,甚至是「半放棄」狀態。直到現在,他仍有保留文化研究的筆記和文章,希望日後有時間可以慢慢再讀。

 

他談到當年名師雲集,陣容龐大,包括馬國明、許寶強、葉蔭聰、羅永生、許兆麟、梁旭明、戴錦華等教授及講師,小野如數家珍地分享道。「當年報紙的專欄陣容非常熱鬧,我們的老師都會在那些專欄寫作,我對嶺南老師們很深印象的是,他們就是一群高度投入(engage)這個社會的學者,對我這一代人是有很深刻的示範作用。」

 

演員路向堅定

 

畢業後,小野執導過不少獨立電影,近年將重心放在演員崗位上,以開放態度接受任何角色。幾年前,新冠疫情重創各行各業,電影製作亦陷入停頓,他的工作量也大減,只有《叔.叔》和《年少日記》兩部電影。

 

「過去多年,我的職業生涯都未曾在電影或電視活躍起來;即使我有參與其中,大家對我有印象,但我都不算真正活躍。我在疫情期間慶幸接拍了不少音樂影片(MV),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學習,我很開心有機會參與不同媒介的演出,不論是電視、MV還是電影。」

 

《年少日記》上映後,小野開始檢視過往的演出,發現自己真的很享受演戲,做演員的心也愈來愈堅定,希望日後多嘗試不同題材的作品,不去局限自己,每個角色都是新嘗試。

 

「早幾年我憑《叔.叔》獲提名『最佳男配角』時,被問到有甚麼角色想試,我其實想試做年輕的爸爸,在《叔.叔》的角色雖然可算是一位年輕爸爸,但基於戲種,篇幅不多。我之前一直希望演年輕爸爸,是因為覺得我的人生已經過了那個(二字頭,即20多歲)階段;但在電影世界,我可以出演二字尾或三字頭(即20歲末、30歲初)的角色,好好體驗一番。」

 

說到挑戰跟自己反差大的角色,他表示這想法與他以前做幕後時是背道而馳的。「以前做導演試鏡時想找與角色相似的演員,但做演員就有些不同,有時可能做了10個角色都很相近,不論是質感還是設定,這對演員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演員需要靠不同角色去體驗人生,才可看到自己的可能性(possibility)。」

[校友訪談] 香港電影《年少日記》男主角盧鎮業(小野)的內心世界

鼓勵後輩找到出路

 

修讀電影系課程會涉獵到電影製作業不同崗位,包括燈光師、攝影師、導演、編劇、後製工作人員、音效師等,出路繁多。他認為,導演、攝影師、剪輯師這些比較「狹窄」的崗位需要特定技能,必須要真正喜歡工種才可以一直做下去。他鼓勵有志投身電影業的年輕人趁著讀書或畢業後一、兩年,花時間去嘗試,畢竟這個行業很難講求經濟回報,如無法享受其中,便會感到很痛苦。

 

他補充,讀電影或創作相關的行業,出路較闊,藉以勉勵投身創意工業的年輕人,要持續地提醒自己去找想做和適合自己的事。

「你以為你讀了四年導演,就要一輩子做導演嗎?當然不是。你只是讀了四年,但你往後的工作生涯還有340年,你很有可能去做與此相關的事,而那件事可以有無限可能。」

 

平日出席活動時,小野偶爾會遇上讀電影的年輕人,他會窩心地回應對方「片場見!」,相信可以帶給對方正面鼓勵和支持。

 

期望電影尋找「對」的人

 

小野在最近上映的香港電影票房冠軍《年少日記》中,飾演中學班主任鄭Sir,面對婚姻危機,同時又要拯救學生,戲中有很多內心戲,讓他花了很多時間預備角色。

 

「一開始接到劇本時,已經很想『攬吓』鄭Sir(角色),在開拍前已和鄭Sir聊了好多遍,無形間我們交換自身的經歴,讓對方認識自己。我很早已經感受到鄭Sir的破碎,他受甚麼事所影響,而這些影響其實是很複雜的,既有他童年的憾事這個憾事是在他九歲後已經沒法面對,而他一直將憾事放在一旁,久而久之變成一個空殼。

 

「到中學他認識林雪兒(角色的妻子),這是他30多歲人生中一個很大的情感,跟這個人一起才感受到生存的溫度,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但他都一再錯失這個人。還有他的工作,老師是一個需要熱情、很用心處理很多事,但鄭Sir這麼破碎的人,很大部分時間根本力不從心,但卻要展示自己是個很會關心同學的老師;他的無力感,讓他無法與學生展開真正的對話。」

 

他表示要進入角色時,必須感受到這些對自己重要的關係、事物,例如鄭Sir的學生、妻子、往事。同樣,戲後也需要好好逐一跟其多個關係、童年、前妻、學生道別,才能與角色切割。

 

強烈的沉重感是大多看畢《年少日記》的觀眾一致產生的情緒,電影期望可以尋找對的觀眾,也鼓勵大家在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後,再關心其他人。「這幾個月學生的輕生率突然變得外顯,這部電影恰巧在這個時候出現,是應該去找需要找的觀眾,未必只是想輕生的人,可以是任何人,如家長、老師,或者是讀書挺開心的同學。」

小野希望看完電影後,大家可以提高敏感度,能夠更感受到自己及身邊人的精神健康及需要,同行互勉。正如鄭Sir於電影中所言:「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是我會陪著你。」

[校友訪談] 香港電影《年少日記》男主角盧鎮業(小野)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