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和居住勞動:劏房照顧者家庭關係與精神健康調查

2024年4月30日

嶺大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黎苑姗教授(右一)。

嶺大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黎苑姗教授(右一)。

五一勞動節是表彰勞動者的節日,然而並非所有勞動的價值都能被覺察和肯定。長久以來, 無酬的家務勞動一直被忽視,即使近年照顧者議題漸漸受到公眾關注,但社會對不同處境 的照顧者的生活和精神健康狀況,認識並不全面;特別是居於劏房的照顧者的現況和需要所知尚少。有鑑於此,嶺南大學(嶺大)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系的黎苑姍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的陳盈博士,及劏房支援連線展開合作,在 2023年10月至 2024年4月期間,透過問卷訪問了317位居於劏房的照顧者,了解其精神健康狀況和生活滿意度,並分析住屋條件和空間對個人健康和家庭關係的影響。研究團隊將分享是次問卷調查的主要結果,並透過個案分析以闡述居住勞動的概念,以及這些勞動對照顧者的精神健康的影響,最後將作出數項政策建議。

 

一.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照顧者背景

在 317 名受訪的居於不適切住房的照顧者當中,近九成為女性(89.6%),男性約佔一成(10.4%);在年齡組別中,超過五成為40至49歲(52.9%),其次為30 至39 歲(33.9%)。子女數目方面,四成八照顧者有一位子女(48.2%),另有四成三有兩名子女(43.9%),另分別有6.9%及 0.01%的受訪者育有三名或四位子女;當中三成照顧者需要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包括自閉症患者。婚姻狀況方面,超過五成受訪者已婚(55%),離婚或分居的照顧者達33%,7%照顧者未婚,3%喪偶,2%處於同居關係。教育程度方面,近四成受訪者最高學歷為初中(41.7%),高中佔35%,約一成半擁有專上教育學歷,小學及以下程度佔8.8%。

 

住屋類型方面,超過九成現居劏房(91.5%),4.1%居於天台屋,餘下少數居於板間房、過渡性房屋或其他不適切住房。居住面積方面,超過五成受訪者居於100至199平方呎單位(54.5%),近兩成所住空間低於99平方呎,而居住面積中位數則為130平方呎,人均面積中位數為50 平方呎。每月租金方面,五成照顧者的租金達4,000至5,999元(50.2%),33.8%須付每月6,000至7,999元租金,7.6%受訪者所支付租金達8,000元以上,只有不足一成租金低於4,000 元。這次調查中,受訪者的租金佔家庭入息比中位數達 四成。

 

每月收入方面,近四成受訪者家庭收入介乎10,001至15,000元(37.9%),25.9%受訪者收入為15,001至20,000元之間,超過兩成受訪者收入少於10,000 元,與2021年人口普查居於劏房住戶的每月收入中位數15,310元相約1。反觀每月開支,近五成支出達 10,001 至15,000 元,超過兩成支出為 15,001 至 20,000 元(22.7%),近兩成須支付4,000至10,000元(19.9%),近一成支出達 20,001至30,000元以上。在領取政府資助方面,近四成受訪者有領取綜援(38%),亦有四成有申領在職家庭津貼(38%),8%有領取傷殘津貼,仍有少數在領取其他資助(6%)。

 

2.照顧勞動

照顧對象主要為子女(92%),其次為伴侶(25%)、父母(9%)及孫子女(2%)。照顧者平均照顧兩位家人;在照顧原因方面,最主要五個原因為年幼(91%),其次為特殊學習困難/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閉症(30%;當中有 4%被照顧者同時有自閉症及其他特殊學習困難),接續為自閉症(9%)、精神病/情緒病(7%)、年長身體機能衰退(5%)。照顧者主要為家人處理日常事務(85%)、為他/她安排活動(74%)、處理個人護理(72%)、處理情感需要(70%)、處理醫療需要 (66%)、經濟支援(64%) 及協助做運動(34%)。

 

這次調查中,照顧者平均照顧年期為9.1年,超過七成獨自提供照顧(73.8%);平日面對面照顧的平均時數為11.0小時,而周末的平均照顧時數更達17.6小時。當中,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s, SEN)或患有自閉症的小朋友的平日平均照顧時數為11.2小時,而周末的照顧時數達17.8小時。超過九成的受訪劏房照顧者平均每星期的照顧時數遠較國際及政府標準所定的每周20至21小時為高。受訪者每日家務平均時數為五小時,亦高於統計處在 2015 年提出的1.8小時。2

 

調查亦發現,需要協助處理醫療照顧、以及每日以4.5小時以上處理家務的照顧者,每周要提供高於45小時的照顧勞動的機會較一般照顧者分別高出5.7倍和1.6倍;而年紀較年長(0.9 倍)、較有照顧經驗(0.9 倍),以及居於空氣較流通的住宅(0.2 倍)的照顧者每周提供高強度照顧的風險則較少。

 

3.居所滿意度

雖然受訪者的租金偏高,但其居住滿意度卻偏低。超過九成受訪者認為居所中沒有足夠空間(92.1%),亦有近六成認為空間很擠擁(58.4%);近八成半認為居所內空氣不流通(85.2%),八成不滿居所的溫度(82.3%)、衛生(81.4%)和安全(81.4%),七成半不滿意室內的照明(75.7%),64%不滿噪音問題。

 

社區環境方面,近八成半不滿意居民間的聯繫,僅約兩成滿意區內的休憩場所(22.1%) 及社區植物/公園比例(22.7%)。縱使如此,仍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對社區有歸屬感(32.2%),47%滿意區內的公共設施,更有超過五成認為區內交通便利(54.3%)。

 

4.照顧者的精神健康

這次研究以照顧負擔(caregiver burden),以及臨床上的抑鬱和焦慮風險測量照顧者的精神健康。

 

根據照顧者負荷量表,有95%的照顧者在過去兩星期內因為照顧而出現高負擔的情況。在考慮受訪者及被照顧者的社會經濟背景後,研究人員發現需要安排日常活動,及每周照顧時數超過45小時的照顧者,他們的照顧負擔風險會較一般照顧者分別高出7.6倍和4.1倍;而與家人經常融洽相處(0.5 倍)耿家人精神健康較佳(0.5 倍),以及認為收入足以應付開支(0.7 倍)的照顧者的負擔則明顯較輕。

 

根據病人健康問卷,亦有20.5%照顧者在過去兩星期出現抑鬱症狀。是次研究發現,日常需要協助家人做運動,以及表示家庭煩惱曾影響工作的照顧者的抑鬱風險會高2.0倍和1.2倍;但與此同時,表示有與社區的居民聯繫(0.08 倍)、自評為對子女有足夠的關懷和照顧(0.8 倍),以及曾領取在職家庭津貼(0.5 倍)的照顧者的抑鬱風險則明顯較低,顯示社區關係與經濟援助對支援照顧尤其重要。

 

本研究亦透過焦慮程度問卷,發現有20.5%的照顧者出現焦慮症狀。就照顧者的焦慮風險而言,畢業於小學或以下(3.5 倍)及日常需要協助家人做運動(2.1 倍)的照顧者面對更 高的焦慮風險,顯示出較低學歷以及提供貼身照顧的照顧者更需要支援。同住家人精神健 康較佳(0.6 倍),以及認為收入足以應付開支(0.8 倍)的照顧者的焦慮風險則明顯較輕。


二. 深入訪談個案分析


黎苑姍博士在2021 年7 月起在葵涌、油麻地、旺角及觀塘各區進行深入訪談和田野考察,走訪50個居住在劏房的家庭,包括50位照顧者及22位青少年,發現不少劏房照顧者需要作出隱性的居住勞動以應對不適切住所的各種問題,這些勞動增加照顧和家務時數之餘, 亦加重她們的身體和精神負擔。

 

1.不適切住屋帶來的居住勞動

居住勞動是家務勞動的一種,是應對不適切居住環境所作出的額外勞動。勞動者可以是個 人、家庭成員,但一般為家庭中的照顧者。居住勞動有別於一般家務勞動(例如買餸做飯、清潔、整理家居、洗衣服等),是因應著不同實際居住空間的缺陷而作出的彌補,令不適切住房變得可使用(functionable)及可居住(livable)。例如,沒有煮食空間的劏房住戶, 每次煮飯均需要搭建臨時的煮食平台,飯後要立即收拾以騰出空間;房間太小需要在廁所內存放物品,每次使用廁所也要挪出物件再放回。另外,為避免家庭成員間因爭奪空間而產生磨擦或妨礙對方的行動,照顧者需要安排各成員使用同一空間的次序,例如在只有一處接水位的劏房,照顧者煮食時家人便不能使用洗手間;房間太小無法一家人吃飯,因此須安排分開輪流進食。除此之外,照顧者亦需要運用劏房以外的空間滿足日常家庭需要, 例如一些照顧者會在親友的家裡或社區中心煮飯和洗衣服,或每天接送孩子到親人家裡洗澡等。照顧者每天需要因應不適切居住環境而作出這些被忽視卻又為個人帶來折騰的居住勞動,以操持日常家務及滿足家人的基本需要。

 

2.惡劣住屋環境阻礙照顧
不少劏房的不適切住屋環境令照顧者在照料時面對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障礙。由於家中沒有足夠的空間為受照顧者提供適切的照顧,阻礙了受照顧者學習或練習的進度。例如,在劏房的空間限制下,幼童沒有地方可練習行走;身障者無法有足夠的空間走動,或自由外出;狹窄的空間亦難以進行運動。再者,不適切環境亦令日常家務變得煩瑣複雜,令受照顧者難以學習日常自理技能。

 

3.不適切居住空間加重照顧及居住勞動
住屋環境的缺陷加重照顧者的負擔,一方面照顧者需要作出居住勞動以彌補各種住屋環境內的限制,另一方面亦要確保受照顧者免於惡劣環境的影響。這些環境缺陷包括擠擁、漏水、空氣污染、火險、蟲患鼠患、噪音等。不適切的居住空間令本已沉重的照顧擔子更加百上加斤。

 

4.缺乏個人空間 照顧者無處紓壓
大多數受訪照顧者表示在家中並沒有專屬於她們的個人空間,而多數劏房也沒有房間或間隔,因此她們長期面對受照顧者並需要回應他們的需要,是故難以放鬆精神以紓緩崩緊的情緒和壓力。以睡眠為例,兒童甚至青少年照顧者多與子女共睡一床,在睡覺時照顧者不時要起身看顧子女,影響其睡眠質素。

 

三. 劏房照顧者分享
現居於荃灣一個約100呎劏房的胡小姐,須全職照顧兩個就讀幼稚園及小學的子女。除了子女上學以外,一天當中16個小時都在照顧子女。胡小姐一家居住的劏房通風很差,空氣不流通令小朋友經常生病,早前更因支氣管炎及腸胃炎住院,醫療開支及小朋友的健康狀況對她構成極大壓力,經常影響睡眠及感到焦慮。

 

另一位居於葵涌一個約80呎劏房單位的照顧者Annie,多年來獨自照顧就讀中學、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女兒。由於家中空間狹窄,Annie和女兒需要共同使用同一窄小空間,不但女兒沒地方溫習,Annie也沒空間煮食,不時引起磨擦。由於女兒有特殊教育需要,做功課的時間比一般學生更長,有時 Annie需要陪伴女兒做功課到凌晨,令她感到沉重的教養壓力。

 

四. 政策建議


1.現金津貼恆常化 延續劏房照顧者的家居援助

是次研究發現劏房戶的租金偏高,租收比更達四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往往增加劏房照顧者的壓力。政府於2021年推行為期三年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有助減輕輪候公屋三年以上的劏房戶的租金負擔。政府亦剛宣佈計劃延長一年,我們建議計劃應恆常化,幫助居民應付漫長輪候公屋時之生活困難。同時,應增加津貼金額,讓劏房戶能真正減輕經 濟負擔。此外,關愛基金於2020年推出為期兩年的「為低收入劏房住戶改善家居援助計劃」,透過提供一筆過非現金資助的津貼,為居住於劏房的低收入住戶進行簡單家居改 善/維修、購買傢俬及家用物品和滅蟲滅蝨服務來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計劃受惠家庭約兩萬多戶,他們均表示計劃能幫助他們改善家居環境,及認識更多社區服務和資源。然而,計劃自2022年完結後政府卻未有落實後續的安排,我們建議政府應延續是項計劃,令劏房戶的家居得到持續改善,從而減輕劏房照顧者處理日常家務及環境衛生的負擔。

 

2.支援地區組織 以人際連繫營造社區生活空間

政府在《2023 年施政報告》提出試行社區客廳計劃,為劏房住戶提供額外生活空間,從而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有社福機構及社區組織均建議,社區客廳可設於不同地區,令劏房住戶可在15分鐘以內步往,方便他們接觸和使用社區資源。是次調查結果肯定了社區連繫的重要性,但亦同時反映,對比起硬件配套,社區的人際連結對紓緩劏房照顧者的壓力有更顯著的作用。故此我們建議,除了設置新的旗艦式的支援中心外,政府亦應考慮資助一直深耕社區的地區支援團體和組織以拓展社區客廳服務,它們往往更了解當區劏房情況和住戶需要,並擁有數以年計的支援經驗,更重要是它們在住戶間建立了強韌而親密的繫連,令社區空間得以凝聚人群。因此,在推廣和設立社區客廳時,應以社會連結(social bond)為基礎,建立一個具開放性、共享性、參與性及能互為照顧的生活空間。

 

3.最低標準須宜居 維護居住與照顧空間

是次調查中,大多數照顧者對其居住空間並不滿意,超過八成不滿其居所的空間大小空氣流通、溫度、衛生和安全程度。政府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將於今年8月向行政長官提交劏房標準建議,以取締劣質劏房。我們認為標準除了要涵蓋結構和消防安全等防止風險的原則外,更要達到宜居原則,例如有足夠空間以供家庭成員使用及滿足照顧需要;設有窗戶或多於一個通風裝置令空氣流通;提供獨立洗手間及固定的煮食平台以作基本設施等。

是次調查中,照顧者的居住面積中位數為130平方呎,人均面積中位數為50平方呎(4.6平方米),比2021年全港人均居所面積中位數172.2平方呎(16 平方米)及分間單位的人均居所面積中位數64.6平方呎(6.0 平方米)要低。政府在2021年發表的《香港 2030+》3 提出以提高人均居住空間至215至237平方呎(20至22平方米)為目標。針對私人房屋的最低面積,政府自2022年起規定所有於政府賣地計劃和新修訂地契/換地申請下的單位之最低面積為280平方呎(26平方米)4;在公營房屋方面,房委會亦將為2026/27年起落成的新建資助出售房屋單位設定不低於280平方呎(26平方米)的最低面積,而新落成的公屋單位,除一至二人單位外,面積亦不能少於226平方呎(21平方米)5。政府在制定劏房最低面積時,可參考現有標準,令「恰切居所」的定義與「適切居所」看齊。而我們必須強調,若標準定得太低,劏房住戶,尤其是照顧者,將繼續需要作出沉重的居住和照顧勞動及承受精神健康的負面影響。

 

4.擴大照顧者定義 精準而全面地支援劏房照顧者需要

是次調查結果清楚顯示空間限制如何令劏房照顧者在提供照顧時面對更多困難,需要同時肩負照顧和居住勞動的重擔,為她們的精神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反映政府應加強支援。雖然《2023年施政報告》把照顧者津貼恆常化,然而津貼只提供予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但並不包括SEN兒童的照顧者,即使言語障礙、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及特殊學習困難已被納入為殘疾定義之中。是次調查中,近九成受訪者是兒童照顧者,而當中約三成需要照顧SEN兒童和青少年;而超過九成的受訪劏房照顧者平均每星期的照顧時數遠較國際及政府標準為高,有較高風險受照顧負擔影響日常生活;當中,為受照顧者安排活動及運動均為照顧者帶來壓力,甚至感到抑鬱和焦慮。為減輕她們沉重的照顧負擔,政府應考慮把兒童照顧者納入照顧者的定義之中,並把照顧者津貼涵蓋SEN兒童照顧者,及為照顧者提供稅務減免、交通及醫療津貼,以紓緩她們的財政負擔及精神壓力。在分配簡約公屋的單位時,亦應優先處理要照顧SEN子女與兒童的家庭,以更精準而全面地支援劏房照顧者的需要。

 

1. 政 府 統 計 處 (2023) : 《 主 題 性 報 告 : 居 於 分 間 樓 宇 單 位 人 士 》 , 2023 年 1 月 , 網 址 :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B1120113/att/B11201132021XXXXB0100.pdf。

2. 根據統計處在 2015 年發表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 56 號報告書》,15 歲及以上人士平均花 1.8 小時於
「無酬活動」(例如參與義務工作、照顧家人及做家務)。

3. 發展局及規劃署(2021):《香港 2030+:跨越 2030 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2021  年 10 月,網址:
https://www.pland.gov.hk/pland_en/p_study/comp_s/hk2030plus/TC/document/2030+_booklet.pdf。
4. 立法會(2022):《倫敦最低住屋面積的規管措施》,2022 年 3 月 24 日。
5. 香港房委會(2023) : 《 機 構計劃 2023/24 年度 》 , 網址: https://www.housingauthority.gov.hk/mini- site/corporateplan2324/en/view.html。